2024 年已经过去,回首这一年,科技浪潮奔涌不息,消费市场千帆竞渡,形形色色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在 2024 登台亮相。
从颠覆出行方式的电动汽车到革新办公效率的智能设备,从重塑娱乐体验的电子产品再到悄然升级生活品质的小众好物,一件件"爆款"让人目不暇接。
本期年度盘点跟我一同盘点那些在 2024 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产品,一起定格那些心动的瞬间。
华为 Mate XT 非凡大师
2024 年 9 月 10 日,华为在"见非凡"品牌盛典及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商用三折叠屏手机华为 Mate XT 非凡大师,宣告折叠屏机型迈入新阶段。

华为 Mate XT 非凡大师展开之后屏幕尺寸达到 10.2 英寸,是目前全球商用的最大折叠屏手机。
独特的三折叠设计让用户可以在单屏、双屏、三屏三种形态之间灵活切换,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Mate XT 展开后厚度仅 3.6 毫米,是全球最薄的折叠屏手机。通过首创华为天工铰链系统实现了双轨联动和内外弯折,华为攻克了屏幕和铰链技术的难题,解决了三折叠屏手机量产的可靠性问题。
影像方面,后置 5000 万像素十档可变光圈主摄、1200 万像素超广角及 1200 万像素潜望式长焦镜头,前置 800 万像素镜头,搭配 XMAGE 影像引擎,支持多种拍摄功能及 AI 图片功能,成像效果优秀。
Mate XT 内置 5600mAh 硅碳负极电池,支持 66W 有线快充及 50W 无线快充。搭载麒麟 9000S 处理器,屏幕支持 1440Hz 高频 PWM 调光、最高 240Hz 触控采样率,显示效果出色,操作流畅。
可以说,Mate XT 非凡大师进一步强化华为品牌的高端形象,巩固了华为在高端手机市场的地位,同时引领了折叠屏手机的新潮流,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三星 Galaxy Ring
2024 年 2 月 27 日,三星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 MWC ) 上首次展示旗下首款智能戒指" Galaxy Ring ",其国行产品于今年 7 月正式开售。

这款产品定位与"智能手环"有些类似,相当于通过更小的体积实现类似的健康监测与控制功能。
Galaxy Ring 搭载加速度传感器、三星 BioActive 生物传感器和皮肤温度传感器,可以监测心率、睡眠、体温、生理周期等数据。
支持健走和跑步两种运动项目的数据记录,包括里程、心率、配速、心率、卡路里等指标。
此外,Galaxy Ring 还支持手势操作,让可以快速地开启一些手机功能,如关闭闹钟、拍照等。
Galaxy Ring 是三星在智能穿戴领域做出的一次积极探索,相较于传统手环产品,Galaxy Ring 具备便捷的健康监测和运动追踪方式,也展示了三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
小米 SU7 Ultra
小米早早地预告了小米 SU7 Ultra,它能够成为 2024 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产品"之一,很大程度要仰赖其冲击纽北最速四门车这一壮举。
10 月 28 日中午,驾驶员 David Pittard 正式发车。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从静止状态迅速加速仅用 3 秒多便达到 182km/h,并以近 200km/h 的速度通过首个弯道,在大角度 U 型弯道中依然能保持不低于 100km/h 的速度,在纽北赛道最著名的直道部分车辆最高速度更是达到了 323km/h。
最终,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成绩获纽北官方确认,6 ’ 46 " 874 让它成为纽北赛道史上最快四门车。

目前,小米 SU7 Ultra 量产版已经开启预订,将于 2025 年 3 月正式发布,预售价 81.49 万元,意向金 10000 元,随时可退。
小米 SU7 Ultra 量产版和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包括三电机系统、赛道版电池、热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能力完全相同。零百加速 1.98s,最大马力 1548PS,设计最高时速 350km/h,目标是成为地表最快四门量产车。
苹果 Mac mini M4
如果说苹果在 2024 年发布的产品哪款最值得买,那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苹果 Mac mini M4。对于这个产品线来说,Mac mini M4 的出现让这条正在升级换代中的产品线锦上添花,成为苹果全品类产品中的最值得买的产品。
Mac mini M4 在这一代进一步强化了" mini "的特征,整机尺寸为 12.7cm x 12.7cm×4.97cm,机身的占地面积几乎只相当于一个小摆件,厚度比上一代的 Mac mini M2 增加 1.39cm,但是重量减轻了多达 510g,相当于一瓶水的重量。
这也让 Mac mini M4 看上去更加紧凑,随手可以放进提包也不会有太多负担——只要用户在家和公司准备好显示器,Mac mini M4 甚至可以实现比笔记本产品更轻的通勤重量。

而 M4 版本相较于 M4 Pro 版本尽管在性能上有砍,但是架不住性价比实在是太高了。
通过教育优惠等渠道,Mac mini M4 版的价格可以低至 3800 元以下。你甚至可以结合不同平台的国补和其他优惠,让"丐版" Mac mini M4 的价格进一步下探到 3400 多元,这使得它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
另一方面,就算是"丐版" M4,相较于同样 3k4k 价位段的 Windows 主机产品优势也很明显。无论用户有一定的文字、网页或者图形生产需求,还是需要一个支持一定品质的影音娱乐平台,Mac mini M4 都是极佳的选择。
Meta Quest 3S
VR 厂商们在 2024 年也迎来了更激烈的交锋,我们在这一年见到了百花齐放的场面—— PICO 4 Ultra、HTC VIVE Focus Vision、Pimax Crystal Super,各家你追我赶,不断刷新消费级 VR 设备的上限。
不过今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可能不是那些顶级的 VR 产品,而是 Meta Quest 3S,它的综合体验感可能是最均衡的,并且起到了"让更多用户体验到 VR "的作用。

首先必须要说,Meta Quest 3S 并不是一款完美的产品,它采用菲涅耳透镜,单眼分辨率为 1832×1920,相较于 Quest 3 的 4K 有所降级。
同时也砍掉了 3.5mm 耳机插孔,虽然 USB-C 端口支持音频输出,但还是相当于让用户缺少了选择。此外,在一些需要精确手部操作的场景下可能无法准确识别用户的手势,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但是,在它 2000 多元带来了相当均衡的 VR 显示效果,画面流畅,视觉效果也可以接受,并且 Meta 在 VR 内容方面有着丰富的积累,无论是 VR 游戏、应用还是视频等内容,通过 Meta Quest + 订阅服务即可体验,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价格亲民,功能丰富,对于普通玩家、家庭用户或者 VR 新手来说几乎没有槽点。如果你是一个 VR 方面的小白,选这款设备作为启蒙是很好的选择。

